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給我們的經濟生活、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??偨Y古今中外各種疫情對經濟影響的狀況,客觀分析新冠病毒疫情的走勢,筆者認為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六個特性:
1、獨特性。與地震、洪水等其他自然災害相比,新冠病毒疫情與流行性傳染疾病一樣,對經濟的影響有獨特性。它會使人們減少購物、減少外出、減少旅游,也減少消費和投資。由于大量經濟活動的減少,社會需求被抑制。如果說,自然災害破壞的是過去的財產,擴大的是今后的需求;新冠病毒疫情不見得破壞財產,但破壞了人們增加未來財富的信心,也影響著對未來的消費預期。有些同志分析,新冠病毒疫情只會造成個別行業(yè)的局部損失,不會對整個經濟產生影響。實際上,對新冠病毒疫情的危害盲目樂觀不可取,不能低估了新冠病毒疫情的沖擊。在災難面前,任何地方都不是“世外桃源”。
2、不確定性。在凱恩斯經濟學里,“不確定性”是指不能被保險的風險。對于不確定性風險的認識,不能以事件造成的實際損失作出判斷。新冠病毒疫情的死亡率,比起其他許多疫病,不一定是很高的,但人們之所以恐慌,主要就是對這種疫病的傳染方式、防治辦法的不確定性。正是新冠病毒疫情的這種不確定性,導致人們的不安全感,從而采取比防范其他疫病更加謹慎的預防行為,并大量減少旅游、娛樂等活動,相應地大量消費活動被減少。所以在這個階段上,為了避免小概率事件的發(fā)生,人們傾向于“小題大做”甚至“無中生有”,采取很大范圍的防范措施。這就必然增加經濟活動的成本。
3、外部性。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一種典型的外部沖擊,它不是來自于經濟體內生的,而是外部因素所致。這個外部因素影響有兩個特征,一是突如其來,二是猝不及防。外部沖擊一定會并且實際正在給中國經濟增長造成干擾,甚至阻斷某些行業(yè)(比如旅游業(yè)、娛樂業(yè)),但長期看,不會阻斷中國經濟的增長態(tài)勢,不會使中國經濟嚴重失衡。所以新冠病毒疫情危機的性質不是經濟危機,而是由于社會公共健康危機引發(fā)的社會危機和心理危機;危機折射出的行業(yè)下滑不會是常態(tài),只是經濟中高速增長的暫時現象。對此,我們應有清醒認識。內因是根據,外因是條件;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??陀^來看,我國是一個擁有超大市場的大國,內需正在成為經濟的主導力量。外部的變化對中國經濟會有相當大的影響,但不足以形成主導性的影響。外部沖擊無論多么強烈,關鍵看各個行業(yè)抗沖擊的能力,看各部門抗沖擊的策略,看國人應對外部考驗的意志力。
4、持續(xù)性。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是一種安全隱患,對人們的心理會造成較為長久的影響。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,隨著時間推移,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的滯后影響將越來越明顯。當然,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程度還要視其傳播速度、擴散情況和受控狀況而定。如果疫情在短期內得到控制,那么對相關行業(yè)的經濟運行的影響將是短期和局部的,反之則是長期和破壞性的。在這個問題上,要把問題想得多一些,困難大一些,時間長一些。寧可把問題估計得嚴重一些,也不能掉以輕心;寧可把應對措施采取得過頭一些,也不能出現疏漏;寧可把工作做得超前一些,也不能貽誤戰(zhàn)機。所以一定要把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的滯后效應估計得足一些,看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的長期性、嚴重性。目前的關鍵工作是要像直面新冠病毒疫情本身那樣,正視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的影響,如何在全力防治新冠病毒疫情的同時,避免經濟發(fā)展出現大的波動,將是接下來的又一項重要工作。一手抓防控大事,一手抓經濟中心;一手抓新冠病毒疫情防治,一手抓經濟增長,將是一項根本的方針。
5、差異性。新冠病毒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在各行業(yè)的表現是不同的。旅游業(yè)、交通運輸業(yè)、零售業(yè)、餐飲服務業(yè)、娛樂業(yè)、會展業(yè)、體育服務業(yè)、進出口、醫(yī)療衛(wèi)生服務業(yè)、制藥業(yè)、網絡服務業(yè)、農業(yè)、金融保險、證券業(yè)、房地產業(yè)、文化教育業(yè)。其中,對旅游業(yè)、交通運輸業(yè)、零售業(yè)、餐飲服務業(yè)、娛樂業(yè)、會展業(yè)、進出口及農業(yè)主要是負面影響,而對醫(yī)療衛(wèi)生業(yè)、制藥業(yè)、網絡服務業(yè),則同時存在著正負兩個方面的影響。間接相關的有農業(yè)、金融保險、證券業(yè)、房地產業(yè)、文化教育業(yè)等。旅游、交通運輸等業(yè)所受的損失是直觀的,但也有此消彼長的一面,有的行業(yè)甚至呈現升溫態(tài)勢。除與防治新冠病毒疫情密切相關的醫(yī)藥、醫(yī)療器械、衛(wèi)生防護、洗滌和消毒用品等需求急速增加外,方便食品、音像制品、圖書報刊、健身器材、自行車甚至汽車等可能出現市場旺銷。新冠病毒疫情導致了傳統(tǒng)商品交易活動減少,但網上交易、電子商務日益活躍。一些中餐館可能生意冷清,而一些中式快餐甚至“洋快餐”因為良好的就餐環(huán)境、分餐的就餐方式而生意依然興隆??梢?,“非常時期”不同產業(yè)、不同企業(yè)受影響的程度是有差異的。
6、波及性。新冠病毒疫情對旅游、餐飲、商業(yè)、交通運輸、會展等行業(yè)有很大負面影響。盡管這些行業(yè)在整個經濟框架內的作用并不是主導性的,但是由于產業(yè)鏈的牽動,會給一、二產業(yè)造成相應影響。這種影響在今后幾個月會逐漸顯現出來,尤其是對制造業(yè)的影響不可低估。雖然疫情對制造業(yè)的影響現在看來并不很大,但是它會通過對需求的阻滯、對消費的抑制效應、對服務業(yè)的影響波及到制造業(yè)。對農業(yè)亦是如此。由于進出口渠道的不通暢,使農副產品對外出口受阻,間接影響到種養(yǎng)殖業(yè);由于餐飲業(yè)的不景氣,使養(yǎng)殖業(yè)及加工業(yè)受到影響;由于旅游業(yè)的蕭條和對“農家樂”旅游的政策限制,制約部分農民的旅游收入增長。